反傾銷措施對粘膠短纖行業的影響
發布時間:2016-11-29 14:53:00 點擊:
11月6日,反傾銷初裁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依據初裁決定的各公司的保證金比率向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美國、加拿大、巴西保證金比率在6.8%~21.7%。市場多對此次市場“逆襲”抱較大希望,并且對后期漿粕或是粘膠短纖的價格預測的首要標準是此次反傾銷的比率。當天下午,粘膠短纖廠家也參考此次比率,陸續將報價上調千元至13500元左右,漿粕報價也多為7000元/噸。
國內漿粕廠家反傾銷出臺后,漿廠多采取封盤,11月8日才陸續出臺不低于7000元的報價,部分持有進口漿現貨的貿易商也多將報價報至6800元/噸~7000元/噸。實際執行方面,周末以及周初最終部分成交僅在6700位置,部分出貨意向仍舊不低于7000元價位的漿廠,則陷入僵持。
目前粘膠廠原料庫存整體都有1個多月,部分較多的現有庫存加上在途進口漿夠用兩個多月,而國產溶解漿廠行業庫存在1個半月水平上下。綜合來看,中短期國產漿依舊缺乏話語權,轉產停產可能性依舊較大。目前來看此次反傾銷通過后,對國內漿廠的改善甚微。
9月、10月進口溶解漿商談氣氛長時間持續低迷狀態,美國、加拿大、巴西三國尤為顯著。預計11月、12月溶解漿進口量將大量銳減,但從粘膠廠目前原料儲備來看,即便后期漿粕出現供應短缺也將是在明年。漿粕供應總量來看,后期泰國等溶解漿也陸續達產,漿粕總量缺口不會太大,預計部分北美針葉優質漿源或有一定影響。闊葉漿使用比例的增加,生產上用堿和二硫化碳的量也會增大。
在漿粕反傾銷這一消息出臺后,市場遠不及預期的熱度。短期內粘膠廠或憑借前期訂單維持橫盤整理。綜合12月年末行業資金緊缺、年內仍有粘膠短纖新項目投放、棉花新政策懸空等因素,中短期粘膠價格依舊存在再回調可能。